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配资实盘平台,这个地处乌蒙高原腹地,平均海拔2300多米的经济结构单一村,在东西部协作东风吹拂下焕发新生。
赫章县海雀村是毕节试验区发祥地、“时代楷模”文朝荣的故乡。但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和高效利用不够充分,精神财富尚未转化为发展动能。广州市番禺区携手赫章县,打造出一条“环境提升+干部培训+乡村振兴”的融合振兴路。
基建破局,山村展新颜
面对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单一的困境,番禺区精准发力:新建10栋标准化民宿,完成16户农房现代化改造,村民文某家改造民宿后年增收超5万元;整治2公里产业路,建设3公里河堤;创新复原“五代房”寨貌,打造“海雀记忆”复原区,让山乡巨变可触可感。
番禺帮助改建民宿。
红色引擎激活乡村经济
海雀村地处偏远,山高坡陡,交通十分不便,土地破碎,人均耕地面积极少,发展传统的种植业存在“先天性缺陷”,这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海雀村发展的瓶颈。为帮助海雀村打破这一瓶颈,番禺区选择在文化挖掘、干部培训和乡村旅游上加大帮扶力度,充分利用海雀现场教育基地这一省级党性教育基地落户海雀村的优势,全体参训学员都是消费帮扶的参与者,助推海雀村引流增收。
两地共建的海雀现场教学基地是贵州省委组织部重点打造的五个党性现场教学基地之一。基地独创“教学在林间、吃住在农家”模式,已承接培训班282个,培训1.29万人次。更创新“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村民以27家民宿入股,培训收入15%分红给群众。2020年来基地创收1049万元,群众分红超280万元,人均收入从1.16万元跃升至1.86万元,增幅60.3%。村集体收入2024年达88.37万元,较上年猛增98.8%。
海雀村全景。李学友摄
“三同”实践架起山海连心桥
2024年,广州市委党校组织144名干部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实践。学员与村民共耕共作,更牵线举办招聘会提供2000个岗位,捐赠物资30余万元。赫章县138名干部则赴番禺学习东部经验,实现人才双向赋能。
2023年海雀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从石漠化严重的贫困村变身国家森林乡村。今日的乌蒙腹地,万亩林海郁郁葱葱,村民笑容洋溢。番禺与赫章正着手延伸产业链、深化数字赋能,让“海雀经验”持续照亮乡村振兴路。
南方+记者 柳时强
通讯员 司新伟配资实盘平台
海通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